刘小排,一个非程序员出身的创业者,通过AI工具实现了“一人一台电脑,年入千万”的奇迹。他分享了一整套“普通人如何用AI低成本创业”的方法论:从精准发现需求、快速验证市场,到精益迭代产品,再到实现盈利变现。他的成功案例如“Raphael AI”产品,短短一个月便实现了日入数百美元,并迅速吸引了全球用户。
从上面的描述看,其实有一些不太真实的点,如果一个人真的做到了年入千万,很难想象他还是单干,雇人明显是更优的做法。还有一个月十块钱的东西真的能作为服务器吗,AI 编程也没有说的那么厉害,不懂编程想要单纯地通过 AI 来做产品是不太可能的。最重要的一点是,他说自己编程很菜,但是实际上他有十几年的编程经验。所以说营销也是一种技能。这个视频里也有一些软广,比如生财有道,字节的 trae。总之,取其精华,弃其糟粕吧。
据认识的人说主人公本身个人经历没有吹牛,当然补充一些背景:他有十几年的行业从业经验,他在高中就开始做网站,2016 年就开始做 AI,有很多年的经验积累,成功并不仅仅是因为运气好或者是做了 AI,根本上还是“洞察需求”的能力和运营能力,技术反而是其次的,甚至很多工作借助 AI 就能完成。同时也可以发现,不是只有把产品做到最好才有用户,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或者有精力去找最好的产品,这看起来是一种信息差,不过也是普通人的机会。
刘小排总结的AI创业十个步骤:
- 洞察需求
寻找别人未注意到的真实需求或问题,识别“供需失衡”点,比如热点事件、评价低但用户量大的应用、用户社交平台留言等。 - AI市场调研
与AI工具(如ChatGPT)交流,像与专业产品经理一样讨论、验证需求,避免无效创业方向。 - 生成需求文档
让AI协助输出详尽的需求文档,清晰定义项目目标、目标用户和核心功能,确保描述毫无歧义。 - 手绘原型设计
自己先用纸张手绘出产品原型,明确产品界面的基本逻辑和布局。 - AI生成高保真原型图
基于手绘原型,用AI快速生成接近实际产品体验的高保真原型图,以便向潜在用户展示。 - 原型用户验证
将高保真原型图发给目标用户,确认产品逻辑是否清晰,界面是否符合用户需求,进行初步验证和优化。 - AI编程实现MVP
用AI工具快速编程实现产品的核心功能(最小可行产品,MVP),甚至普通人无需编程知识也能实现。 - 上线部署
使用阿里云或腾讯云等平台,以极低的成本将产品部署上线,快速启动市场验证。 - 市场验证与迭代
通过社交平台或广告精准投放,快速获取1000名目标用户,验证点击率、留存率、付费率等核心数据,评估产品和商业逻辑的可行性,根据反馈快速迭代,甚至每日更新版本。 - 商业化放大
若MVP验证成功,集中精力优化获客和变现效率,持续放大用户规模和收入,利用AI高效复制成功模式,拓展新产品和新机会。
摘录:
- “AI造就的是一个极度放大你个人能力的时代,你一个人可以干以前几十个人干的事情。”
- “我不是程序员出身,因为我代码写得很烂。但不懂写代码,用好AI也能创作出赚钱的软件。”
- “真正的门槛是洞察需求的能力。你做了一个手电筒或者天气软件,不管再精美,也很难帮你做到商业上的成功。”
- “MVP就是拿出去让用户骂,用户骂得越针对,你产品进步得越快。”
- “大胆地放弃,快速验证,现在做产品的成本已经低到几乎可以忽略,成功了你就赚钱了。”
- “产品成立的标准就是算清楚用户成本和收入之间的账。”
- “AI时代你做事的方法完全不同,你再也回不到昨天的世界了。”
- “看到全球用户都在用你产品,那种感觉特别爽,就像个孩子一样。”
程前(采访人):
这个人用AI创业,一个人一台电脑年入千万。
刘小排(被采访人):
我要做一个随机午餐的大转盘,好,然后就开始了。目前我有好几十款产品,表情包换脸的、AI画图的、用AI去修图的、克隆一个人声音的,还有一些文案创作工具。这些普通人都能干,他不需要懂写代码。我不是程序员出身,因为我代码写得很烂。
程前:
他告诉我们,不懂写代码,用好AI就能创作出赚钱的软件。
刘小排:
我87年的,从小学、中学到大学,程序员一路陪伴,但我真正进入互联网内包是在2014年底。2021年我进入了生财有术,这是另一个世界,我发现这个世界与之前很不一样。在互联网大厂,大家都喜欢说赋能、复盘、沉淀、认知、方法论。但到了生态有术,我看到了很多赚钱的项目,比如无人直播、外卖红包、发传单,非常奇怪,但每个都试一下,我大概赚到了小100万吧,这给了我创业的底气。
程前:
现在刚从互联网大厂出来吗?
刘小排:
是,目前人类员工只有我一个,其他都是我的AI员工。通过AI可以用极低的成本做软件应用,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流量,最终依靠用户付费行为和少量广告变现。去年一年收入接近1000万人民币。每次收到收入的时候会有通知,比如早上7点,产品又卖出了一单。
程前:
好。
刘小排:
是的,比如实际的数据,这个月收入9万多美元,只是一部分产品的收入。
程前:
23年的AI编程是怎样的?
刘小排:
2023年的AI编程虽然存在,但还没现在这么酷,只能辅助人类程序员。2023年11月GPT发布之后,它在程序员排行比赛中击败了89%的程序员。到2024年第四季度,出现了Cursor软件,它能自己规划和执行任务。那时候我意识到普通人不需要学习任何编程知识也能开发软件了。更好的是进入2025年1月之后,国内也出现了这样的软件。
程前:
那普通人怎么开始呢?
刘小排:
第一步要找到一个问题,洞察到别人没注意到的需求,这是最重要的一步。
第二步,把AI当成市场调研员或产品经理,跟它聊一小时完善你的想法。比如职场里压抑的人群容易有负能量,我提供一个产品解决这个问题,问AI建议一下。AI可能告诉你,这个已经有人做过了,或帮你做市场分析。
AI有联网搜索功能,它掌握了全人类的知识。聊完后,让AI把讨论结果总结成一个需求文档。
程前:
需求文档具体是什么?
刘小排:
需求文档详细描述项目目标、目标用户、核心功能,每一句话都要确保程序员能毫无歧义地理解。下一步是用AI做原型图,先用纸画出手绘原型图,再让AI制作高保真原型图,就是用户实际看到的APP界面。
我会发给目标用户确认这个界面是不是他想要的,问清楚有没有问题,然后逐个实现功能。
比如一个用户需求是实时显示每秒赚多少钱的工具,上班更有动力。只要告诉AI需求,它很快就能做出来。通常几秒钟就能完成,非常爽,有真正的创造者乐趣。
程前:
产品做好后怎么验证呢?
刘小排:
产品最初做的是MVP,就是软件行业术语,最小可行产品。只有核心功能,拿给用户去批评,用户指出问题,我不断迭代,每周甚至每天更新一次,越来越完善。这就是产品开发的方式。
下一步是验证阶段,找到1000个目标用户。成熟公司靠投放广告快速精准找到用户。如果不花钱,就花时间利用社交平台精准流量分发。验证两个核心逻辑:产品逻辑和商业逻辑。看产品的点击率、留存率,观察用户行为。
程前:
如何收集这些数据?
刘小排:
直接问AI,不用自己判断,AI会给你三个建议,你选择一个,甚至让AI帮你选更好。产品功能成立了,再看商业逻辑,计算获取用户成本以及用户创造价值的比例。比如免费用户可以排队等待,付费用户立刻获得服务和更高质量服务。
如果付费率超过预期,证明赚钱;如果达不到,就大胆放弃再换产品。现在成本很低,验证成功就赚钱了。
程前:
那如何上线市场呢?
刘小排:
去阿里云或腾讯云租用服务器,每月可能只要十几块钱,部署上去就行了。我上个月做了一个叫“Raphael AI”的免费画图软件,MVP版本只花一周左右。上线一个月,目前每天收入400到700美元,在线用户非常多,来自全球各地。我看到社交媒体上世界各地的博主都在推荐我的产品,这种感觉特别爽。
程前:
所以看到博主推荐你的产品心情怎么样?
刘小排:
我特别爽,就像个孩子一样迫不及待地展示给你看,阿拉伯的用户啊,外国的博主啊,甚至台湾博主都在介绍我和全球顶级AI画图工具放在一起,他们不知道背后是个普通人。